ag老哥

你的位置: ag老哥 > 新闻动态 >
新闻动态
李先念审阅李特烈士材料时,严肃讲:安西失利责任在我,不是李特_战役_县城_部队
发布日期:2025-06-26 00:29    点击次数:167

1986年初,解放军总政治部启动了对原西路军参谋长李特的烈士追认工作。这一天,工作人员将李特的生平资料递交给李先念审阅。作为李特的战友,李先念与他共同经历了西路军那段极为艰苦的历史,他是那段历史最有力的见证者之一,因此这一审阅显得尤为重要。

然而,当李先念认真阅读完资料后,他毫不犹豫地更正了一个明显的错误。他指出,西路军最后一次战役——安西战役的失利,主要责任不应该归咎于李特。他明确表示,作为当时的指挥官,决定发动这场战役的是他自己,所以应该由他来承担主要责任。

工作人员对此表示惊讶,因为虽然总政治部启动了李特烈士的追认工作,但大家普遍认同李特在红四方面军时犯过错误,并未忘记这些历史。既然李特是西路军的参谋长,理论上他理应主导战役决策,因此这一说法让人感到不解。

展开剩余74%

李先念态度坚决,他向工作人员详细解释了整个战役的经过,回忆起当时的情形。1937年3月,西路军在与马家军的激烈战斗中,兵力骤减,从原本的23000多人减少到仅剩3000多人。为了商讨接下来的行动,西路军的领导人们在石窝山召开了历史上著名的“石窝会议”。

在会议上,决定由徐向前和陈昌浩返回延安汇报,西路军的原军政委员会改组为工作委员会,李先念负责军事指挥,李卓然负责政治工作。同时,西路军剩余的兵力被分为三个支队,左支队由红30军残部5个营及一部分直属队人员组成,共计1200多人,李先念与程世才负责指挥,李特则随左支队行动。

不久后,部队决定翻越祁连山,试图突破敌人的包围圈。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跋涉,他们最终抵达了距离安西城东南约64公里的蘑菇台。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,部队一方面要避开马家军的追击,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忍受缺乏食物和衣物的艰苦生活,伤亡惨重,最终只剩下不到900人。幸运的是,部队通过电台与中央保持联系,并接到指示要求向星星峡方向行进,以便接应。

就在此时,安西县的县长尹尚谦得知西路军已进入安西地界。他误以为西路军准备攻打县城,顿时慌了神,因为县城守军仅有30人,根本无法抵挡西路军的进攻。为了保命,他派人与西路军进行谈判,要求西路军避免攻城,承诺提供一定的物资以换取和平。左支队派出李特作为谈判代表,双方就物资供应达成了初步协议。

然而,在谈判过程中,县城的守军人员透露了一个关键消息:县城的兵力只有30人。李特回去后,将这个情况告诉了李先念和其他指挥官。李先念认为,这一信息说明我们可以轻松攻占县城,并且得到大量的补给、武器和马匹,从而加速向星星峡的进军。于是,决定攻打安西县城。

然而,尹尚谦县长非常狡猾。在派出谈判代表之后,他立即请求马家军增援。马家军迅速派出两个营的骑兵,经过15小时的骑行,成功在西路军进攻前抵达并部署完毕,而这一情况我军并未得到任何预警。结果,西路军在攻城时遭遇了顽强的抵抗,尽管最终杀出了血路,但部队损失惨重,几乎损失了近一半兵力。

回顾安西战役的失利,主要原因还是情报不及时,敌人巧妙的反应和迅速的增援给我军带来了重大打击。尽管李特与谈判人员的接触没有问题,所获取的情报也准确无误,但敌方县长的计策和马家军的迅速增援完全出乎我军的预料,因此李特不能对战役的失利负责。而且,这场战役的决策权在李先念等人的手中,所以李先念坚决认为,失利的责任不应该归咎于李特。

李先念回忆到,尽管李特曾在红四方面军时犯过一些错误,但这与安西战役的失利毫无关系,也不能因为李特过去的错误就将他当作替罪羊。事实上,李特在许多同志中间享有很高的声誉,特别是徐向前就曾评价李特为一个吃苦耐劳、非常正直的人。李特后来跟随左支队来到新疆,遗憾的是在1938年初,他在新疆被王明陷害,遭错杀。

1996年8月31日,总政治部正式发布通知,追认李特为革命烈士,并在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》中称他为工农红军的高级指挥员。几十年后,李先念依然坚持真理,不回避责任,胸怀坦荡,实事求是。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他高尚的革命品质。

发布于:天津市